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系部动态>>正文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7-03-30 编辑: 点击:

2016级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70104K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学制:3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语文教育专业必备知识,具备中小学语文教学、科研、班主任工作等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服务中小学语文教学、地方文化建设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相关要求: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九年义务教育

单位

2009

2015

2020

在校生

万人

15772

16100

16500

巩固率

%

90.8

93.0

95.0

(二)人才需求分析

1.主就业群(中小学语文教师)基数大,需求稳定,不会因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潮起潮落。

据央视2013525日报道: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今年中西部省份的就业岗位增长明显。国家实施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也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到基层就业。今年7月底之前,21个中西部省份将招聘大约6万名特岗教师。最近三年,河南省中小学连续招聘特岗教师并呈现递增趋势,2013年招聘特岗教师11000人,2014年招聘特岗教师12000人,2015年招聘特岗教师12400人。同时各市、县也都通过考试招聘了一定数量的教师。

随着“单独家庭生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基础教育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所需的教师也会有一定的增加。

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也为教师的需求锦上添花。

语文,是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属“两大科”之一,相对其它学科,需求量更大。

2.拓展职业群(文秘、广告、教育文化产品经纪人)发展前景看好,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长。

3.学校所在地——许昌市文化建设尤其曹魏文化建设正处在蓬勃发展期,人才匮乏。

(二)职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如表1-1-1所示

1-1-1语文教育专业职业岗位群

职业岗位名称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资格证书

初始岗位

中小学语文教师

中小学语文教学

教师资格证

迁移岗位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教师资格证

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教育文化产品经纪人

教育文化产品的营销

发展岗位

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

语文教学专家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

中小学管理

教育文化产品经纪人

企业领导甚至行业领军人物

(三)职业资格证书

1-1-2语文教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

名称

颁证机构

知识技能

配套课程

教师

资格证

河南省教育厅

中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普通话、学生团队管理等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文化修养,具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职业素质

具有“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热爱学生,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职业道德;丰厚的学识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听、说、读、写能力强;学会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及其习惯;班级、团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1)各种文体的阅读与教学能力

2)各种文体的写作与教学能力

3)书写“三笔字”和简笔画能力

4)说一口流利普通话,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6)教学评价能力

7)班级或团队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8)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9)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2.方法能力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独立学习、终生学习、解决问题、决策等能力。

3.社会能力

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班级或团队组织管理能力、企业策划能力等。

(三)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知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知识;法律知识;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教育法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英语知识;形势与政策知识。

2.专业知识

中外文学知识、写作知识、古代汉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中小学语文教学法基本知识、书写基本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美学知识。

(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

1-2-1  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

素质模块

能力

知识结构

课程模块

思想政治

素质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诚实守信,有团结、协作精神。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法律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法规

文化

素质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文学、语言知识、音乐美术知识、美学知识、英语知识

文学课、语言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美学、英语

身心素质

强健的体魄、心理健康

体育、健康知识

体育、健康教育

专业

素质

1.一定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2.各种文体的分析能力

3.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5.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

6.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策划能力

文学知识、语言知识、语文教法知识、普通话常识、书写常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班主任管理知识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训、名家说语文、写作、普通话、书法与简笔画、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工作、广告策划

五、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1)课内135.5学分,其中

◆通识公共课:28.5学分;

◆通识选修课: 4  学分;

◆专业基础课:62  学分;

◆专业核心课:17 学分;

◆职业训练项目:17学分

◆专业拓展方向课:3学分;

◆专业拓展任选课:4  学分。

2)课外23学分,其中

◆大学生素质拓展:每学期1学分,共6学分;

◆学生操行评定:每学期1学分,共6学分;

◆大学生体育技能测试:2学分;

◆社会实践:16周,7学分。其中教育见习2周,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14周,5学分。

3)学分转换说明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学科竞赛、创新设计、科技活动、艺术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取得的成果学分转换情况详见表1-3-1

1-3-1语文教育专业学分转换情况表

序号

项目

要求

学分

替换的课程类型

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一等奖

10

专业基础课

二等奖

8

三等奖

6

省级

一等奖

8

二等奖

6

三等奖

4

地市或院级

一等奖

4

专业选修课

二等奖

2

(二)平均学分绩点(GPA)要求:

◆平均学分绩点(GPA)达1.00以上。

(三)证书要求:

毕业前须获得下列证书

◆教师资格证

◆计算机等级证

◆普通话等级证

◆英语等级证

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

(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写作;流利的语言表达;三笔字书写;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育科研和班主任工作等。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详见表1-4-1

1-4-1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

D1:  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

D1-1:语文教学综合能力

E1-1  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综合素养

D2:掌握语文名家的教育理论

D2-1:语文教育理论的应用能力

E2-1能够深刻领会语文教学名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D3:写作

D3-1: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E3-1  具备各种文体的写作素养

D4:流利的口语表达

D4-1:口语表达能力

E4-1具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基本素质。

D5:三笔字

D5-1:三笔字书写能力

E5-1具有教师应有的书法审美视界

E5-1  具有教师应有的简笔画创新意识

(二)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

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语文教育专业相应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出语文教学法、写作、语言表达、文字书写等4个行动领域,转换成5门对应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及其对应的主要教学内容见表1-4-2

1-4-2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表

专业核心

课程

典工

作任务

职业

能力

职业素养

主要教学

知识点

参考

学时

H1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训

D1

D1-1

E1-1  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综合素养

H1-1语文教法相关知识及教学实训

57

H2名家说

语文

D2

D2-1

E2-1能够深刻领会语文教学名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H2-1了解语文教育名家的人格魅力

H2-2掌握语文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知识

H2-3:运用语文教育名家的教学方法

32

H3写作

D3

D3-1

E3-1  具备各种文体的写作素养

H3-1写作能力

68

H4普通话

D4

D4-1

E4-1具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基本素质。

H4-1掌握普通话语音、朗读的相关知识,培养流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8

H5书法

D5

D5-1

D5-2

E5-1具有教师应有的书法审美视界

H5-1掌握楷书的笔法、结构和章法

68

(三)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1-4-3  “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

学时数

57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理解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与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把握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育的导向。

(二)能力目标: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运用语文教学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具备一定的教学创新能力, 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训,培养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职业情操;培养学生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人文操守。

工作任务

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通过学习和研究,使学生成长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成功实践者和创新性理论的掌握者。

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语文教学组织能力;语文教学教研能力。

2)方法能力:多元教学评价方法;语文教法设计;语文教学研究方法。

3)社会能力:社会课程整合与开发;社会调研;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教学。

学习内容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章:  语文教材研究

第四章:  语文教学设计

第五章:语文教学实训

技能考核

项目与要求

本课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改革考核方法,重视实践考核成绩。学生的课堂实训、实习、见习、平时综合表现均占有一定的分值比重,作为总成绩的重要部分。

具体办法:1、理论 30分:内容为本期所讲课程论的基本知识,以书面形式考察;  2、实践 70分:内容包括课堂实训、见习成绩共50分;平时综合表现20分。 3、理论考查与实践操作之分数之和作为该生该学科学业总成绩。

1-4-4  “名家说语文”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名家说语文

学时数

32

学习目标

感受语文教育名家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养职业情操,树立职业信念

工作任务

对语文教育名家教育理论的运用

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名家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2)方法能力:通过对名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到中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语文课堂进行评价。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美好品质,掌握一名语文教师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做好准备。

学习内容

叶圣陶,张志公、魏书生,支玉恒,窦桂梅,王崧舟等名家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技能考核项目1:理论分析能力。要求:融会贯通,能够对语文名家之间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并有所悟。

技能考核项目2:评课能力。要求:观摩不同名师的语文课堂,用学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评价一节语文课。

技能考核项目3:调研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并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1-4-5  “写作”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写作

学时数

68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工作任务

主要训练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力。

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写作。

2)方法能力:通过课堂上传授和有目的的实训,学生能游刃有余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美好品质,掌握一名语文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做好准备。

4)各种文体的作文能力。

学习内容

各种文体的写作。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本课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如动口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将考核重点放在平时任务完成的质与量上。采用过程考核方式,项目训练的结果作为学生考核的依据,根据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按每次的任务成果评分。

具体办法:成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个人总成绩=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个人作品+小组作品)(50%+学习态度(10%+课堂参与展示(40%)。个人作品、学习态度由教师依据标准评分,小组作品由教师和组内成员共同打分,各占50%,以百分制计算得分。

1-4-6  “普通话”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普通话

学时数

68

学习目标

掌握普通话语音、朗读的相关知识,培养流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工作任务

讲授和提示自学理论,演示并指导学生实践。

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克服方言,发音标准;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艺术语言的运用能力。

2)方法能力:掌握普通话声、韵、调的正确发音方法;掌握常用汉字、词的正确发音;能正确运用语气、语调、停连、重音、句调等口语表达技巧;具备普通话口语表达规范流畅、生动形象的能力。

3)社会能力:能够运用普通话规范、精确、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具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基本素质。

学习内容

普通话语音;不同文体的朗读;普通话口语表达;艺术口语表达。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普通话语音及朗读考核(上学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考核(下学期)(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中学习态度10%、课堂表现10%、参加职业技能比赛10%;期末成绩中语音矫正等进步情况20%、朗读成绩20%、普通话日常口语对话等综合运用30%

考核手段:1.临场发挥和课堂表现相结合;2.课上课下相结合;3.老师意见和小组意见相结合。

考核方式:1.师生一对一沟通;2.课堂表现、平时运用和技能比赛;3.参照小组讨论意见。

1-4-7  “书法”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书法

学时数

68

学习目标

掌握楷书的笔法、结构和章法

工作任务

三笔字的书写

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软笔、硬笔楷书书写

2)方法能力:楷书临摹学习

3)社会能力:书法(楷书)书写、鉴赏,书友交流

学习内容

楷书技法与创作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1.能够掌握三笔字规范的书写。2.能够运用所学的书法知识,针对当前小学书法教学中学生书写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及建议。3、融会贯通,能够应用到平时的书写及课堂教学,从事相关的书法比赛等活动。

(四)职业训练项目简介

1-4-8  职业训练项目简介

序号

训练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

训练内容

培养能力

及素质

课外

学时

课内

学时

负责

老师

检测

手段

1

百篇文

写作

1.常用文体的写作;

2.书面语言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

1-2

学期

6

任灵华

邓丽娟

展览

2

朗诵

1.精选朗诵篇目;

2.声情并茂

培养学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

1学期

4

石珂玲

甄芳

比赛

3

讲故事

1.精选故事篇目;

2.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培养学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

2学期

4

杨保红

徐洁

比赛

4

复述

1.精选复述篇目;

2.抓住要点、领悟主题;

3.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培养学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

3学期

4

封景彦

康俊平

比赛

5

演讲

1.撰写演讲辞;

2.语言流畅、生动、声情并茂

培养学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

4学期

4

赵亮

朱玉红

比赛

6

课件

制作

1PPT运用;

2.形象、逻辑思维

PPT的运用能力;形象、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素养

5学期

4

石振平

王淮峰

比赛

7

三笔字

1.三笔字训练;

2.书法艺术鉴赏

三笔字书写能力;书法艺术鉴赏能力;综合素养

1-5

学期

12

付清宇

韩向阳

展览;

比赛

8

简笔画

人物、植物、动物、

房屋的简笔画

上述各种简笔画能力、简笔画鉴赏能力;

1-5

学期

6

赵晓慧

魏玉龙

展览;

比赛

9

教案

设计

中小学语文课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能力;综合素质

5学期

6

张晓慧

徐洁

展览;

比赛

10

讲课

1、备课  2、撰写教案

3、讲课  4、评课

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综合素质

5学期

6

张晓慧屈阳

比赛

11

教育

科研

1、根据兴趣及职业要求选题

2、查资料  3、撰写论文

培养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5学期

4

张兰花

冯莹

论文

12

百篇诗文背诵

古今中外精选100篇经典诗文

背诵能力;综合素养

1-5

学期

100

全体中文教师

逐一

背诵

13

书写

常用字

书写常用字3500

识字、书写能力

1-5

学期

50

全体中文教师

展览;

比赛

14

岗位认知

1.听课  2.备课

3.上课及其他

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综合素质

4学期

56

吕莹凯李利

汇报会

15

顶岗实习

1.听课  2.备课

3.上课及其他

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综合素质

6学期

448

黄青喜张晓慧全体中文老师

信息综合反馈

合计

学时

210

504

(五)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情境总表

每门核心课程选取若干个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汇总表1-4-9

1-4-9  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情境总表

学习情境

核心课程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H1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训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语文教材

研究

语文教学

设计

语文教学

实训

H2名家说

语文

叶圣陶:语文教育的灵魂人物

张志公: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面旗帜

支玉恒: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窦桂梅:做有专业尊严的老师

王崧舟:诗意语文挥洒诗意思想

H3写作

记叙文写作教学

议论文写作教学

说明文写作教学

其它文体的写作教学

H4普通话

普通话

语音实训

普通话

朗读实训

普通话口语表达实训

艺术语言

运用实训

H5书法

楷书笔法

练习

楷书结构

练习

楷书章法

练习

楷书创作

练习

七、专业教学进程表

(一)专业教学进度安排表(见表1-5-1

1-5-1  专业教学进度安排表

课程

类型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学时

分配

学年、学期、周数、学时

备注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8

18

20

16

18

16

通识课

公共课

1

军训与入学教育

3

56

2W

2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2.5

48

48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54

54

4

形势与政策

2.5

90

5

职业生涯规划

1.5

22

22

6

创业教育

2

32

32

7

就业指导

1

16

16

8

健康教育

1

16

9

体育

4

68

16

18

20

14

10

大学英语

4

68

32

36

11

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

2

36

36

12

音乐欣赏

1

16

16

13

美术欣赏

1

18

18

28.5

540

224

180

38

64

34

公共选修课

4

72

从备选课程中任选若干门,学分达4学分

(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

14

240

48

54

60

42

36

1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6

114

54

60

13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阅读

6

96

42

54

14

外国文学作品阅读

8

138

60

42

36

15

现代汉语

6

102

60

42

16

古代汉语

6

96

42

54

17

文学概论

6

102

60

42

18

教育学

3

42

42

19

心理学

3

60

60

20

美学

2

36

36

21

简笔画

1

18

18

22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

1

20

20

62

1064

66

108

380

294

216

专业技能课

23

H1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训

3

54

54

24

H2名家说语文

2

28

28

25

H3写作

4

68

32

36

26

H4普通话

4

68

 32

36

27

H5书法

4

68

32

36

17

286

96

108

28

54

职业训练项目

28

岗位认知

1

56

2W

29

顶岗实习

16

448

16W

30

百篇文写作

课外学时

31

经典背诵100

32

课件制作

33

朗诵等语言类

34

书法等文字类

小计

17

504

56

448

专业拓展

方向课

35

班主任工作

1

36

办公室事务

2

36

36

3

36

36

37

教师科研

2

36

36

任选一

38

红楼梦研究

36

36

39

教师礼仪

2

36

36

任选一

40

曹魏文化研究与应用

36

36

4

72

72

135.5

2574

386

396

418

442

412

448

1.表中的开设课程表示方法有五种:

•纯实践性课程学时数以“周数”表示,填在开课学期,并在备注栏内用“★”标注。例如“2W”表示该课程安排2周实践,按每周28学时计入总学时。

•模块课程以“周学时*周数”表示,填在开课学期。例如“4*7W”表示该课程为每周4学时,授课7周。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节数”表示,填在开课学期,并在备注栏内用“▲”标注。

•理论+实践一体化+纯实训课程,以“节数+周数”表示(“周数”是指纯实践周数),填在开课学期,并在备注栏内用“★”标注。例如“36+2W”表示一体化教学36学时,另有2周停课实训,并按每周28学时计入总学时。

•讲座型课程以“※”表示,填在开课学期。

2.专业核心课程名称前添加以H开头的编号,与表1-4-2一致。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学时与学分分配见表1-5-2

1-5-2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型

课程门数

学时分配

学分分配

学时数

学时比例(%

学分数

学分比例(%

通识课

13

540

20.9

28.5

20.7

公共选修课

2

72

2.8

4

2.9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12

1064

41.3

62

45.8

专业技能课

5

286

11.1

17

12.5

职业训练

项目

14

504

19.6

17

12.5

专业拓展课

方向课

2

36

1.4

3

2.2

专业选修课

4

72

2.8

4

3.0

52

2574

100

135.5

100

八、专业师资的配置与要求

专业师资配置是以本专业在校生为每届300人(6个班)为标准;专业师资要求是根据学习领域课程中知识、技能以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组织的要求来确定的。

(一)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风民主,为人正派,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且从事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3.近三年以来获得过教学或科研方面的荣誉或奖励。

4.积极主动地承担各种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教学业绩突出。

5.积极承担教学管理工作且成绩显著,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有较突出的贡献。

6.近三年来,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项:

1)独立在国家级或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2)正式出版发行本人独著或合著的本专业专著、译著一部以上(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或正式出版本人主编或参编经国家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高职高专学校规划教材一部以上(本人撰写不少于4万字)。

3)有一项以上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励,本人为主要完成者(前三名)。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有一项以上省部级教改立项,本人是项目主持人。

5)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以上,本人为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前三名)。

7.具有双师资格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和科技推广能力。

8.有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某些领域,具有较深入的研究。

9.及时掌握专业发展信息,对专业发展有较强的预见性,能够较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能组织和带领教师进行专业建设。

10.学术和实践上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工作成绩突出,取得过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见表1-6-1)。

1-6-1  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

专业核心

课程

能力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数量

要求

数量

要求

H1: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训

具有中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指导中小学语文各项活动的能力

1-2

具有2年以上中小学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2-3

具有10年以上中小学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H2:名家说语文

掌握中外母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

1

具有2年以上中小学顶岗实践经历,熟悉中外母语教学理论

1

H3:写作

具有中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指导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能力

1-2

具有2年以上中小学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1-2

讲师以上职称;具有10年以上中小学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H4:普通话

具有普通话理论知识;具有纠正河南各地方言的能力;能够指导朗诵、演讲、复述等口语活动

1-2

具备省级以上普通话测试证,具有1年以上中小学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1

H5:书法·简笔画

具有书法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书法作品鉴赏、书写能力;能够指导学生书法活动

1

具有市级以上书法会员资格;具有1年以上中小学工作经历,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1-2

具有省级以上书法会员资格;熟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九、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除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外,我们还重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具体配置与要求见表1-7-1

1-7-1  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功能

实训课程

主要设备的配置要求

1

语文教学课件

制作室

课件制作

语文

教学法

Office2010以上软件

2

语文教学综合

实训室

语文教学

综合实训

语文

教学法

DV;能够播放DV放像电视、音响设备

3

微格教室

说课、讲课

语文教学法

多媒体

十、质量监控体系

(一)教学目标监控

1.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习《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学习《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确定本专业的主要目标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次要目标为地方文化建设初中级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采用“岗位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本专业确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专业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以职业岗位资格考核标准,主导专业教学的绩效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除重视课堂教学外,增加技能训练和比赛,形成“以训练促提高、以比赛选人才”的培养模式。

3.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

以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需求为依据,以适应教育教学岗位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教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依托义务教育尤其语文教育的发展,根据教学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专业教学体系、课程标准,将“双证书”融入教学体系,构建面向中小学教学一线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满足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需要的、融“教、学、做(教)”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水平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过程监控

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指导与监督

主要体现在对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的指导与监督。《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总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使用、考试考核标准的执行等,都体现在培养方案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都是来自本专业的权威人士,制定《培养方案》时,邀请他们参加,以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监督:我们要定期邀请其成员,通过听课、座谈、观摩等形式,及时有效地发现、纠正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2.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是加强教学过程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教学检查,及时掌握教学管理和各教学环节落实的基本情况,发现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情况,教学资源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教师授课情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与落实情况等。检查程序主要有:听汇报、考察设施,查文档、听课、召开座谈会。

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建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通过职业核心课程培育核心能力

3)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及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并有效组织与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注重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结合,将素养养成渗透到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实现就业并能适应岗位的迁移。

课程开发的主要工作步骤:

1)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毕业生将来就业的职业类型、职业岗位的主要职责与综合能力及素质要求。

2)分析所设置课程及内容,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直接帮助是什么。

3)就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

4)教师需要应通过的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技能与态度。

5)制定课程标准。在学习领域确定之后,首先要对学习领域每一门课程所能完成的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进行准确的定位,以确定每门课程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因此需要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研讨制定课程标准,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后予以实施。

6)进行课程设计

7)开发教、学结合教材

4.职业技能训练、考核与监控

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联系,使之成为师生教学、实习、培训、就业基地;不断强化教育见习、顶岗实习管理,使顶岗实习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必要手段。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并完善实训室、改善实训条件。

职业技能考核注重平时,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依托,练赛结合,以赛促练,期终考核。

重点监控:

1)“七个一”工程的实施情况

“七个一”工程项目,具体是指“写100篇以上文章;发表1篇(首)以上作品;背诵100篇以上诗文(其中诗歌80首,散文20篇);讲1节优质课;参加过1次以上年级以上组织的诸如朗诵、复述、演讲、讲故事、三笔字、说课等语言文字活动;制作一组精美的课件;书写一遍常用汉字3500个。

2岗位认知和顶岗实习运行情况的监控

第四学期2岗位认知,安排在“五一”放假之后的二周。以集中岗位认知为主,分散岗位认知为辅。集中岗位认知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

岗位认知内容有:听课、批改作业、组织学生活动。

岗位认知活动结束之后写出1000字左右的活动总结并大会发言。

完成指导教师分配给的其它任务。

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校内准备。安排在第五学期最后两周,包括校内试讲、实习动员。试讲要人人过关。

第二阶段:校外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的前12周(三个月),由专业教师带队,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在校外实习基地或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顶岗实习。要求实习必须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的具体内容:

A备课、讲课;

B批改作业;

C组织团队活动;

D参加语文教研活动;

E参加语文教学研究;

第三阶段:回讲和实习总结。安排在第六学期的后四周进行。前2周回讲、总结,并写出3000—4000字的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后2周对报告或论文进行修改。

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走教、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校合作、教学结合,促进“五个对接”:即“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职业岗位;当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对接”。突出爱心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对小语教师工作的认同感,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组织和领导,选用本单位责任心强的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本校教师通过QQ、电话、e-mail、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教学、论文和答疑;实习单位的教师及时给与学生实习指导。

5.用培养方案来框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标准的制订,要满足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确保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与语文教育专业特色相符合,并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加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高远的教育理想,训练学生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教学结果监控

1.学生毕业率:100%

2.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本专业的“双证书”是指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其中教师资格证获取率达95%以上。

3.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率:本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包括:普通话、三笔字、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获奖率达30%以上。

4.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十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一)专业建设突出主目标的同时,体现地方特色

除保证实现服务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主要目标外,还要以服务学校所在地——许昌市文化建设尤其曹魏文化建设为次要目标,为许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二)课程体系既照顾主岗位——中小学语文教学,又兼顾其它岗位

1.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提高其语文教学能力,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都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置。

2.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文化建设,开设《曹魏文化研究与应用》课,以培养学生了解许昌、服务许昌、建设美好许昌的理想。

3.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今后就业,针对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不从事语文教学这一职业,特开设《办公室事务》课程,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

(三)基于语文教学工作过程的教、学、做(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校校合作

有两种形式,一是与中小学校的联系,二是与行业协会的联系。

与中小学的联系,主要通过派教师到中小学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联合搞语文教学研究、聘请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来讲课或做报告等形式,把语文教学、教育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引入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还要通过教育见习、顶岗实习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对学生见习和实习及时跟踪指导,及时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学新动态。

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一是利用我市一年一度的三国文化周、中华经典诵读等,进一步加强专业与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与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利用聘请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桂春先生做兼职教师的机会,与市书协保持良好关系,参加市书协举办的各种书法展览,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三是与许昌市作协联系,通过聘请作协成员前来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信心,提升其写作能力。

2.教、学、做(教)一体化

始终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以语文教学中的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教、学生学与学生讲课、教师、学生评课结合起来,经常邀请资深中小学语文教师前来听课、评课,吸取他们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特色

1.以项目教学为抓手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语文教学工作过程的教、学、做,结合课程特点,重视“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它具有下列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项目为引领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读、背、写、教、评等行动项目为载体,切实加强学生语文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2)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导师和伙伴。

2.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教学基本功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如文学课,中国文学,我们从先秦文学一直到当代文学,其中的优秀作品我们都对之讲评,让学生深入了解它的背景、意义及艺术特色。外国文学主要是对下文文学的了解,从古希腊开始一直讲到上世纪末,使学生对整个西方文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再加上文学概论课,这样,就使学生无论从纵的方面还是从横的方面对文学都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与理解。即使是学生的专业活动,比如“六个一工程”,我们的设计也体现出系统性与完整性。

3.体现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一方面,本专业面对的是随处可见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小学语文课堂里,也到处充满了文学艺术的经典文本。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录取分数较低,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更需要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其观察、想象、表达能力。这两方面,都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离不开艺术的因子:情感、形象、意境、意象、幽默、讽刺、妙对、朗诵、书法、表演等,它们必须也应该堂而皇之地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艺术性也是本专业课堂教学的特色之一。

艺术教学,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它的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激发情感,师生互动,写作训练。

它的意义是:艺术教学在中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都应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